NB-IoT质差小区优化方法
来源:通信人才网
时间:2024-01-30
作者:通信人才网
浏览量:
1、主要指标
从网管平台统计,NB-IoT RRC连接相关指标包括RRC连接建立尝试次数、RRC连接建立完成次数。NB-IoT覆盖等级相关指标包括:覆盖等级0下RRC连接建立尝试次数、覆盖等级0下RRC连接建立完成次数、覆盖等级1下RRC连接建立尝试次数、覆盖等级1下RRC连接建立完成次数。
具体如下表所示:

根据网管指标,可统计RRC连接建立成功率以及覆盖等级0下的RRC请求比例,因此日常质差优化主要关注NB-IoT小区RRC连接建立请求总次数、NB-IoT小区RRC连接建立成功率、覆盖等级0下的RRC请求比例三项指标:

2、质差小区定义
1)RRC连接建立请求次数大于1000次:依照“二八”准则,无锡全区周RRC连接建立请求次数为384449次,乘以80%约为307559次,对RRC连接次数按降序排序,大于1000次的小区RRC连接次数总和为317793,接近总连接数的82.7%,因此取1000次作为门限。
2)RRC连接建立成功率小于90%:门限定义参照LTE TOPN质差工单门限。
3)覆盖等级0下的RRC请求比例小于30%:无锡全区周RRC连接建立请求次数大于1000的共84个小区,取TOP低20%的小区指标为门限,约30%左右,故定义质差指标门限为30%。
从全网来看,筛选出无锡RRC一周连接次数在1000次以上NB扇区,分析发现基本上覆盖等级0比例大于30%的小区,RRC连接成功率均在95%以上。

因此在优化过程中,主要关注两类质差小区:“RRC连接成功率低且覆盖等级0比例低”、“RRC连接成功率高但覆盖等级0比例低”的小区。
综上所述,现网质差问题主要原因可以归类如下:
1)覆盖类:RSRP、SINR差;
2)参数类:参数设置不合理;
3)终端类:终端灵敏度不足。
1、RRC连接成功率低
RRC连接成功率低的常见原因包括RSRP低、SINR低、参数设置不合理、终端灵敏度不足、并发机制不合理等。

2、覆盖等级0比例低
覆盖等级0比例低的常见原因包括RSRP低、SINR低(针对海思芯片,SINR<7时会上报覆盖等级1)、覆盖等级参数设置不合理、终端灵敏度不足等。

1、试点参数介绍
目前影响RRC连接成功率以及覆盖等级0比例的参数主要有NB-IoT RSRP一、二级门限、冲突解决定时器、NB-IoT定时器T300、前导最大传输次数、前导最大尝试次数、下行初始MCS等。本次共试点了以下5类参数:


2、试点结果
修改质差小区WXL8HMB锡山_荡口新建_83小区前导最大传输次数、前导最大尝试次数由6次修改为20次,6月28日修改后RRC连接建立成功率无明显变化,参数无效果。

修改质差小区WXL8HOC滨湖_中桥水厂东_81小区NB-IoT定时器T300,参数由10000ms修改为15000ms,8月18日修改后RRC连接建立成功率提升幅度明显,参数效果显著。

修改质差小区WXL8HUC新区_鸿声鸿泰苑西_81小区NB-IoT下行初始MCS参数,coverage0由4修改为10,5月18日修改后RRC连接建立请求次数增加明显,RRC连接建立成功率提升幅度明显,参数效果显著。

修改质差小区新区_共享站新锡路_83小区NB-IoT RSRP一级门限由-108修改为-98,NB-IoT RSRP二级门限由
分享到: